
2025年3月21日下午,政府管理学院在丽湖校区文韬楼236映雪厅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暨朋辈分享会。学院党委书记何燕辉、执行院长陈文教授、党委副书记张国强出席活动。2022级社会学专业白莹禛、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金圣淋、2024级政治学专业李根、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林敏悦四位优秀学生代表应邀分享海外研学与求职实习经验。学院17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务行政秘书罗文婷主持。
在思政第一课讲授环节,陈文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主题展开深刻阐述。他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数字化浪潮不断涌现的当下,同学们应坚持培养基本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守住内核和素养这三个基本面。
同时,陈文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和就业的重要部署,倡导同学们要加强专业训练、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尽早设立目标,合理规划本硕阶段的学习路径,提升综合素质,结合个人特长理性选择就业方向与发展路径。
最后,在回顾2024年学院工作的基础上,陈文对学院2025年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展望。他提出,新学期学院将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拓展同学们的综合发展空间。在国际交流方面,学院也将继续拓宽合作渠道,增加学生出国交流与项目参与机会。他强调,2025年是学校奋力冲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希望全体师生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携手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也勉励同学们要明确定位,提前谋划,积极行动,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何燕辉以“做新时代的有‘智’青年”为题进行专题授课。他带领大家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总体要求与战略目标,重点解读了“正确处理五大关系”“全面构建八大体系”“九方面任务举措”等关键内容。在谈及人工智能发展时,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重要影响。他指出,青年学生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自身数字素养
围绕“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新时代”这一话题,何燕辉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抓取、数据分析、文案生成与个性化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对其可能带来的技术依赖、信息过载等问题提出预警。他倡导学生们要做人工智能时代的有“智”青年,注重诸如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关键素养的培养。
最后,何燕辉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寄语在场同学,殷切希望同学们“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勇担时代使命。
在朋辈分享会环节,四位优秀学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围绕访学交流、求职实习等话题,向同学们分享了成长经验与实践体会。
2022级社会学专业白莹禛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剑桥大学研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她以剑桥和伦敦两座城市为例,详细分析了上述城市在交通管理、社会治安与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治理策略,强调城市治理应实现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共建共治共享。此外,她还通过丰富的照片展示,展现了英国高校严谨的教学风格与多元文化氛围

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金圣淋同学围绕求职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进行了分享。他建议同学们在简历投递阶段建立表格详细记录各环节信息,并积极通过官网、就业群和公众号等渠道获取更全面的招聘信息。他指出,投递简历的每个环节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他鼓励大家要认真准备和珍惜每一次面试机会,从岗位分析、模拟问答到表达训练,多维度提升面试表现。
2024级政治学专业李根同学结合剑桥大学访学经历,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塑造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向同学们推荐了多本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书籍,启发同学们从比较视角看待城市治理问题。同时,他建议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知识迁移理论,将西方治理经验与中国本土实践进行结合,以获得全新的城市治理研究视角。

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林敏悦同学则重点分享了她考上深圳教师编制的历程。她围绕岗位选择、笔试准备、资格审查等核心环节展开讲解,提醒同学们关注专业代码与岗位匹配度,并建议同学们要充分研判不同岗位的竞争程度,合理选择最优岗位,同时也应着重准备个性化简历、自我介绍与作品集。此外,她还向同学们强调,如果坚定要考编,那么一定要攻坚克难、全力以赴。

分享会结束后,部分同学与分享嘉宾展开了讨论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反响良好。
本次思政课和分享会活动内容丰富、导向鲜明,为同学们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迪,同学们收获满满。
排版 | 李欢
初审 | 梁雅杰
复审 | 罗文婷
终审 | 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