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首先对侯伊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本次会议聚焦无障碍城市建设研究的重要学术及社会意义。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共同推动无障碍指数研究可持续发展,将无障碍指数理论研究与实际紧密结合,助力深圳建成国际一流无障碍城市。

周林刚详细汇报了无障碍指数研究进展。他深入剖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强调从前期调研的大量数据中精准定位关键要素,为整个研究框架筑牢根基,并对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的细致考量,到各项指标权重的合理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随后,他在会上正式发布无障碍指数研究方案。
黄裔对本次无障碍指数与前次研究数据的差异进行补充说明,并提出了通过调整第二维度行动指数从而提升无障碍城市整体指数的可行性。同时,她还介绍了后续研究中将开展的测评计划。

吕宗恕提出,公众参与的无障碍建设应聚焦公园、商场等场所,借助科技赋能无障碍公众测评,使公众更好地认同测评方向与设计,进而提升测评的科学性。蔡婧雯汇报了 2024 年无障碍环境公众测评的调研情况,详细剖析了深度参与的四大核心环节与测评框架,并着重展现了专业力量在无障碍测评体系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关键推动作用。

侯伊莎就无障碍城市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需要组织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与服务中;二是在关注测评指数的同时,也需要依据分析报告及时调整建设方向;三是应多举办圆桌会议,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为无障碍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俞可平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无障碍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他建议以无障碍测量指数为依据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成立无障碍城市建设专项基金,保障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他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