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 2025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高校、社会工作组织等单位的教师、学生、社工代表等参加了会议。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道稳教授、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唐咏教授、硕士研究生陈卓敏、周怡彬、刘滨源和林欣然受邀出席,并在多个分论坛上主持、发言和评议。

徐道稳教授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党的群众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各领域发展与实践”分论坛中担任第一阶段主持人。并且分享的论文《从工具主义到职业自主性:社会工作职业系统的形成与变迁》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5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文章分析了社会工作职业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指出在体制转型和财政收缩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系统应当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和自主性发展目标。提出构建具有自主性的社会工作职业系统,需要配置与社会工作职业任务相适应的职业管辖权,加强社会工作职业工作场所的专业化建设,处理好职业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唐咏教授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一届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换届后,担任第二届老年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并在“积极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主持了“多维赋能 创新老年福祉体系”圆桌讨论,并分享了《失智社区整合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内涵与实现路径》;以及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与社会工作创新发展”论坛分享了《新部制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的权变逻辑与转型实践——以深圳市为例》,并通过研究发现社工机构在适应体制的同时,也主动拓展服务领域与深化专业能力,以此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新时期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硕士研究生陈卓敏和金霄霄在“数智社会工作”分论坛汇报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提示词应用策略研究》,并分享研究发现提示词是基于对问题在具体场景中的定位逻辑,因而其应用技巧与从业经验、具体领域经验形成正相关;同时,在分析技术融入专业实践时社会工作者也多次采用差异化的策略以维护专业权威现象。

硕士研究生周怡彬和刘滨源在“社会心理服务与临床社会工作”分论坛汇报了《从自杀边缘到助人者:“危机+EPS”双介入模式下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案研究》,研究通过整合“危机介入”与“EPS介入”模式,陪伴服务对象度过三次自杀危机,实现“高危风险可控、家庭沟通转型、创伤经验转化”,为复杂精神障碍创伤干预提供递进式范本。

未来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将继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核心议题,深化产教融合与学术创新,加强与全国高校、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培养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排版 | 李欢
初审 | 周怡彬
复审 | 唐咏
终审 | 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