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信息动态 > 正文

人才培养 | 在黑暗中发现光明 ——《社会创业》本科课程走进“黑暗中对话”深圳馆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6 20:01   点击数:

2024年11月15日,深圳大学《社会创业》本科课程的同学们在罗文恩副教授的带领下,来到“黑暗中对话”深圳馆展开了一次深度参访与学习。作为一堂特别的实践课,这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真诚交流,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企业的独特魅力和推动社会包容的重要性。

《社会创业》课程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青年为目标,通过邀请社会企业家走进课堂以及实地参访模式,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社会企业的价值和运作模式。本期的“黑暗中对话”移动课堂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启发式对话,为同学们探索社会创业的无限可能开启了新篇章。



第一站:走过黑暗,激活感官潜力

活动伊始,“黑暗中对话”深圳馆的接待人员为同学们介绍了机构的背景与使命。“黑暗中对话”由德国机构“对话”于1988年创立,致力于消除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与歧视,同时为残障人士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体验馆以“黑暗”为媒介,鼓励人们重新感知世界,从而提升对包容与平等的理解。随后,同学们被分为四组,在视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全黑环境中的探索之旅。


· 听电影:用耳朵“观看”一段无画面的电影,专注于声音的力量,在音效和对白中构建场景。

· 触摸植物:通过触摸植物的形状、纹理,重新发现自然的多样性。

· 道具配对:在黑暗中辨别各种物品并分类,挑战触觉与逻辑思维能力。

· 签字体验:在漆黑环境中书写自己的名字,模拟视障人士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与应对方式。

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启发。同学们纷纷表示,黑暗虽然让视觉失去了作用,却激发了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的潜力,让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站:真诚对话,理解多元包容

沉浸式体验结束后,刘天华馆长和两位导赏员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分享交流。通过真实而细腻的讲述,他们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视障群体生活与“黑暗中对话”发展的深刻见解。



· 社会现状:工作人员分享了视障人士在教育、就业等领域面临的困境,并指出社会对残障群体的接纳仍需进一步提升。

· 机构发展历程:从德国本土到全球网络,“黑暗中对话”通过创新的体验教育模式,推动了对视障人士的认知与包容。

· 个人生活经历:三位视障朋友分享了自己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偏见,他们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围绕自身体验与思考展开讨论。工作人员用幽默和智慧解答了大家的疑问,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与掌声不断。这场对话让同学们更加理解视障群体的真实生活,同时也体会到平等交流的重要性。

同学们进行感悟分享后,罗文恩老师结合社会创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对活动进行总结,指出:“社会企业的价值在于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黑暗中对话’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与教育,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视障群体的认知,也通过商业模式的成功实践,为社会创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尾声:交流延续,在光与影之间探索社会创新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黑暗中对话”的发展历程和运作模式,11月26日“黑暗中对话”深圳馆股东、深圳大学200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友黄晓莹,亲临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为社会创业课程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分享交流。



以“在十年之间能够为之 All In 的事业”为主题,黄晓莹校友详细讲述了她如何接触并最终收购“黑暗中对话”的故事。从项目的初步了解,到深入认同其社会价值,再到最终成为项目的大股东,她以自身经历为例,生动诠释了社会创业的使命感与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黄晓莹校友还介绍了“黑暗中对话”的核心产品与服务、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她坦言:“推动社会包容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信念。希望有更多人能够通过‘黑暗中对话’,感受到包容的力量。”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创业过程、社会企业的可持续性以及残障群体的社会价值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黄晓莹校友的真诚回答与专业见解,让大家受益匪浅。


“黑暗中对话”的参访与交流,是社会创业课程中极具启发意义的一课。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深刻体验了视障群体的日常世界,也真正感受到社会创业的力量与价值。未来,社会创业的道路上,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秉持初心,将课堂中的学习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力,在实践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创业之光!



编辑 | 肖尧

初审 | 舒丁丁 贺新欣 陈果 李理 陆蔚莹 刘慧清

复审 | 罗文恩

终审 | 黄斌欢




关闭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守正楼B座
电话:0755-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