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能量党支部师生实践团”一行5人,在支部书记耿旭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腾云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开展对 “低空经济”这一城市治理新领域的实地调研。
低空经济,作为融合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政策治理与城市运营的新兴业态,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风口,更是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中亟待打通的关键环节。此次调研,实践团聚焦“低空经济城市治理”,希望从企业与科研一线获取真知,为治理创新积累实证经验。
一、锚定实践命题
作为全国低空经济综合发展示范区,深圳市率先将低空经济运行纳入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空域管理、数字基建与相关产业政策等方面率开先河,以空域规划、审批监管、数据协同为核心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治理框架,在推动低空产业合规化、规模化、智慧化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学院立足“理论联系实践”的育人理念,针对低空经济城市治理中“政策滞后于技术、管理跟不上应用”的现实痛点,组建专项调研团队,旨在通过企业走访、技术观摩与政策分析,系统梳理低空经济发展中的治理瓶颈与创新路径,为超大城市低空资源统筹管理提供可推广的“深圳经验”,同时强化政管学子对前沿治理议题的感知力和实践分析能力。
二、多维展开调研
上午九点半,实践团抵达腾云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并了解无人机在物流、巡检等多领域的应用及其配套的培训业务。随后的访谈中,企业代表坦言目前在空域申请、跨部门协调和飞行审批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120米空域高度限制制约了商业场景拓展,统一申报系统(UOM)虽已启用,但在跨区协同方面仍显滞后。同学们认真记录并追问细节,深切体会到低空经济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的难点。

下午,团队转访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研究人员为实践团系统讲解并演示了研究院正在攻关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拆解了低空只能融合基础设施之“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随后,双方围绕低空经济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数据安全等关键议题展开了积极而深入的交流。在一问一答之间,团队站在行业研发端的独特视角,不断挖掘低空治理城市治理的现实痛点,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三、实践体验与反思
一整天的调研,不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一场沉浸式的认知体验。在企业,同学们深入一线,深刻感受到技术应用与政策监管间的张力;在研究院,大家围坐在仿真大屏前观看实时空域动态。这些场景不仅让“低空治理”从一个政策术语,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现实议题,还为实践团打开了理解城市治理的新维度——天空,正在成为政策、技术与市场碰撞的新疆域,而如何让低空经济飞得更稳、更安全、更高效,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深刻的公共管理命题。
接下来,实践团将系统整理访谈资料与调研心得,撰写报告与政策建议,力争将一线声音传递至政策设计层面。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也将持续推动“低空经济治理”相关研究,鼓励更多学子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在现实土壤中培养治理智慧,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治理创新注入青春动能。


(供稿 | “政能量”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