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徐道稳
  • 徐道稳

  • 教授
  • 邮箱:xudw63@126.com
  • 办公地址:守正楼B325室

个人简介

徐道稳,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大学领军学者。现任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深圳大学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委员会委员、教授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和社会治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8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重点1项,一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国家民政部及全国性学术团体颁发的多个奖项。政策咨询研究报告《社会工作立法研究报告》被民政部社会工作司采纳(2018)。

研究成果

一、主要学术贡献

(一)在社会工作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本人把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之一,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和民政部招标项目“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研究”等重要项目,提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总结为“行政化发展模式”,该模式包含行政化推动、行政化支持和行政化管理三个基本要素,具有政出多门、外延发展、政社关系失衡、社会治理目标四个基本特征。第二,将我国社会工作者工资决定机制提炼为“退出-挽留机制”,该机制具有被动性、非制度化、弱规范性和区域差异性等特点,需要用“退出-呼吁机制”取而代之。第三,我国社会工作立法宜从职业角度和事业角度展开;在目前立法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先进行职业立法符合从易到难的立法规律。

社会工作领域代表性成果:

1.《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出版社2022年。

2.《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融合发展》,《人文杂志》2022年第7期。

3.《我国社会工作者工资决定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9年第3期。4.《我国社会工作立法基本问题研究》,《社会建设》2019年第2期。

5.《中国社会工作行政化发展模式及其转型》,《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

6.《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和离职倾向研究》,《人文杂志》2017年第6期。

7.《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的重点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4期论点摘编)。

8.《角色定位、价值冲突和模式选择——略论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社会工作》201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深圳、长沙试点区调查为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社会工作》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10.《论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二)在社会政策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本人在社会政策领域也有较多的学术积累,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主要观点有:第一,超越社会政策模式选择之争,把“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作为中心议题来探讨,提出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对农民和劳工的社会保护。第二,从政策规范、价值选择、福利制度、行动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社会政策的四维视角。第三,从价值理念、政府角色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发展型社会政策。基于公民资格理论提出平等赋予和平等保护的价值理念。在政府角色上,政府要改变承担福利责任的形式、调整福利支出的结构。在制度建设方面,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要重视社会福利的法律救济制度建设。

社会政策研究代表性成果:

1.《迈向发展型社会政策: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转型发展——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分析视角》,《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社会政策研究》201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

4.《中国慈善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南开学报》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5.《农民工工伤状况及其参保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6.《1997年以来英国工党政府的社会保障改革述评》,《学海》2008年第2期。

7.《以发展型社会政策构建发展型福利社会》,《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公民资格理论与我国社会政策重构》,《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4期转载(3000字),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9.《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1期。

10.《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学术论坛》,2006年第7期。

11.《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和政策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社会政策的四维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5年第10期转载。

14.《社会福利的制度创新和本土资源》,《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15.《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三)在社区治理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第一,较早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认为社区建设是由政府推动、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广泛参与的重塑社会结构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社会建设。第二,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社区治理体制陷入理念上去行政化、实践中却趋于高度行政化的陷阱。第三,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法治化路径。提出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权责,并对这种配置进行法治化保障,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区治理研究代表性成果:

1.《劳动合同法社会效果及应对策略研究》(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13年。

2.《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转向及其治理意义》,《中国社会工作学刊》第1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19年。

3.《社会基础、制度环境和行政化陷阱——深圳市社区治理体制考察》,《人文杂志》2014年第12期。

4.《业主委员会:社区治理的结构性要素》,《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5.《生存境遇、心理压力和生活满意度:来自富士康员工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

6.《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海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7.《社区建设抑或社会建设》,《城市问题》2003年第2期。

8.《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的实践》,《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

9.《社区服务需要制度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二、主持的重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16ASH010),已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劳动合同法的社会效果及应对策略研究”(09BSH029),已结项。

3.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工伤、失业及相关社会政策研究”,已结项。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面向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参与机制研究”,已结项。

5.民政部招标项目“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评估”(2008MZBBR011),已结项。

6.民政部招标项目“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2011MZBBR028),已结项。

7.民政部招标项目“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研究”(2015MZR017-08),已结项。

8.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转型社会中的社区组织建设”(105A064),已结项。。

9.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深圳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模式研究”(125A077),已结项。

10.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研究”(S22019D030),已结项。

三、主持的教改教研项目

1.深圳大学聚徒教学项目(2016)

2.深圳大学教改项目“以过程为导向的毕业调查设计”(2018)

3.深圳大学教改项目“社会工作微专业”(2019)

4.深圳大学社会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9)

5.深圳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项目(2019)

6.深圳大学科研创新短课“公益慈善专题研讨”(2020)

四、主编或参编教材

1.主编《社会福利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1月。

2.参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3.参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参编《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参编《社会研究方法》,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参编《现代社会学新编》,张兴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7.参编《戒毒社会工作》,张兴杰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20年。

五、学术奖励

1.论文《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和政策选择》获民政部2005年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荣誉奖。

2.论文《社会工作者就业准入制度研究》获2013年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

3.论文《从“去体制化”到“新体制化”:社会工作的体制嬗变》,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2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论文《角色定位、价值冲突和模式选择——略论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5.论文《劳动合同签订及其权益保护效应研究》获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论文《业主委员会:社区治理的结构性要素》获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论文《社会工作者就业准入制度研究》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8.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获中国社会工作学会2018年会学术论文三等奖。

9.论文《生存境遇、心理压力和生活满意度:来自富士康员工的调查》获2012年获深圳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10. 论文《中国慈善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获深圳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11. 论文《中国社会工作行政化发展模式及其转型》获深圳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12.论文《社会创新视角下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融合发展》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1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六、教学奖励

1.深圳大学第四届优秀本科课堂教学一等奖(2012)。

2.深圳大学2016届、2017届、2018届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3.深圳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排名第二)

4.深圳大学青年教师薪火计划优秀指导教师(2017,2021)。

七、主要学术兼职

1.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

2.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3.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4.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5.全国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6.广东省本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

8.深圳市社会学学会会长。

9.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纪律工作委员会主席。

主讲课程

本科生:《社会工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

研究生:《社会政策分析》《公益慈善专题》《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专题》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守正楼B座
电话:0755-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