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成
- 教授
- 邮箱:yuanfangcheng@126.com
袁方成,湖北武汉人,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宣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兼任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和武汉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商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青年报》中青智库地方治理专家委员。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发表多篇权威及重点期刊论文,出版或参与出版多部学术著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指导全国多地基层改革与治理创新实践,开展基层治理专题讲座和实务能力培训逾千场。
一、社科项目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2.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研究”;
3.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土地及财政投入的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4.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大陆与台湾地区乡镇治理比较研究”。
(二)省部级科研项目
1.2024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立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湖北实践与路径创新研究”;
2.2023年度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推动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路径创新研究”;
3.2022年度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我省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研究”;
4.2021年度湖北省新型智库课题“构建农村党组织引领下德治体系研究”;
5.2020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推沉出新:湖北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长效机制研究”;
6.2019年度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自主选题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研究”;
7.2014年度民政部委托项目“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研究”;
8.2012年度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湖北新型城镇化发展调查与研究”;
9.2011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
10.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陆与台湾农村基层治理比较研究”;
11.2010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圈建设背景下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12.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研究”。
二、学术著作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前沿(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版)
2.《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二版)》(合著,负责基层治理章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版);
3.《邻善之治:新时代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平湖经验》(专著,第一作者,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年9月版);
4.《大国城治:社区建设的变革与治理转型》(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2月版);
5.《迈向充分而平衡的新型城镇化:基于人口、土地及其财政投入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
6.《厚植“两山”根基 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安吉经验》(合著,第一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7.《田野中国: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探索》(合著,第一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8.《国家治理与社会成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40年》(专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入选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9.《大陆与台湾地区乡镇治理比较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10.《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温州基层民主的创新》(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
11.《“蹲点”手记:一份来自乡土中国的改革观察》(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12.《跨越:咸安改革与农村基层治理的转型》(专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三、研究论文(近五年)
1.《大党独有难题的基层命题及其破解》,《学习与实践》(CSSCI),2025年第2 期;
2.《乡村振兴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苍葭冲村“共同缔造”实践的参与式观察》,《湖北行政学院学报》(AMI),202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25年第2期转载;
3.《何以“自由”:理解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一个中观层面的整合性框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4年第4期;
4.《跨越科层理性:理解基层治理的“再标准化”转向》,《中国农村观察》(CSSCI),2024年第 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 2024年第8期转载;
5.《要素流动何以推动县域城乡融合:经验观察与逻辑诠释——以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 2024年第2期;
6.《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框架及推进路径》,《人民论坛》(CSSCI),2024年第2期;
7.《数字化转型何以助推敏捷治理?——以淮安“码”上议工程为分析对象》,《行政论坛》(CSSCI),2024年第1期;
8.《以赛促治:“达标锦标赛”如何驱动治理有效》,《公共行政评论》(CSSCI),2023年第6期;
9.《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3年第6期;
10.《制度与生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2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 2024年第2期转载;
11.《协商系统理论:西方协商民主的继替与提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 2024年第2期转载;
12.《整体性赋权:乡村振兴背景下妇女发展路径创新——以“留守妇女共富学堂”项目为分析对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 2023年第5期转载;
13.《技术治理因何失灵——一个夹层化结构的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3年第4期;
14.《“超越平台”:数字化协同的创新模式及其突破——基于“小河网驿”的经验观察》,《新视野》(CSSCI扩展版),2023第3期;
15.《“自动化”共同生产何以可能——基于“智慧西河桥”的考察》,《甘肃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3年第3期;
16.《“达标锦标赛”:冲突性目标的治理机制——以生态环境治理为讨论场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3年第2期;
17.《从“标准化”到“再标准化”:理解基层治理的行动转向——基于H镇村级工程流程再造的案例分析》,《行政论坛》(CSSCI)2022年第6期;
18.《以高水平治理提升基层“免疫力”》,《人民论坛》(CSSCI)2022年第21期;
19.《全过程联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2年第4期;
20.《从振兴共同体到共同体振兴:乡村振兴的乡贤逻辑》,《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22年第2期;
21.《政策执行模式的转换及其逻辑——一个拓展的“模糊-冲突”框架》,《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22年第3期;
22.《大数据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机制创新与推进路径》,《新视野》(CSSCI扩展版)2022年第2期;
23.《运动模式下的基层标准化治理困局与突破——基于三维制度逻辑的多案例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2年第1期;
24.《城市人才流动新动向新特征与新动能》,《人民论坛》(CSSCI),2021年第29期;
25.《情景适应:多重政策目标的动态实现逻辑——基于农村宅基地改革案例的经验观察》,《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21年第11期;
26.《权利视野中的城市生命体及其繁荣之道——中国与全球抗疫的观察和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1年第5期;
27.《从规约有效到治理有效——以村规民约中的惩罚性规条为研究对象》,《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 2022年第1期转载;
28.《超越“诺斯悖论”:从制度性能到治理效能——以宅改为研究对象》,《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非CSSCI)
29.《城市人才政策转向的创新路径》,《人民论坛》(CSSCI),2020年第21期;
30.《深化农地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问题与优化路径》,《理论与改革》(CSSCI),2020年第4期;
31.《“晋升锦标赛”依然有效?——以生态环境治理为讨论场域》,《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CSSCI),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年第9期转载;
32.《“同意的治理”:理解政策认同的实践逻辑——Y县宅基地改革观察》,《探索》(CSSCI),2020年第3期 ;
33.《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要素结构及其优化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0年第9期转载;
34.《社区公益众筹的实践机制及其逻辑——以2019年湖北省赛项目为研究对象》,《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2期;
35.《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的多层级治理——一个情景化拓展的IAD框架》,《公共行政评论》(CSSCI)2020年第1期;
四、获奖情况
(一)教育教学
1.第六届湖北省“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铜奖(指导老师),2023年12月;
2.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23年9月;
3.湖北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指导教师),2023年5月;
4.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2022年12月;
5.《城乡中国梦: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讲评》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湖北省教育厅,2021年7月;
6.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2017年11月;
7.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指导教师),2017年6月;
8.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2015年11月;
(二)科研奖项
1.武汉市第十七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个人奖),2020年11月;
2.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2018年11月;
3.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著作成果三等奖(个人奖),湖北省人民政府,2016年12月;
4.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三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6年4月;
5.武汉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
6.民政部2012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征文一等奖(排名第一),民政部,2012年8月;
7.湖北省共青团调研奖一等奖,共青团湖北省委,2012年7月;
8.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中共湖北省委,2012年6月;
9.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6月;
10.武汉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个人奖),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2011年3月;
11.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中共湖北省委,2009年5月;
12.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自选课题理论研究二等奖(排名第一),民政部,2010年1月;
13.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排名第二),湖北省人民政府,2009年11月;
1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二),教育部,2009年9月;
15.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湖北省人民政府,2009年5月。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守正楼B座
电话:0755-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